“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救贫贱之厄,中以保身长全,以养其生。”---医圣张仲景
9月24日,【中华国医传承班】论坛在清华·科技园顺利召开,论坛上由“清宫御医”第三代传承人、【中华国医传承班】特聘老师王心远教授为参会人员分享了博大精深的中医相关内容。
王老师分享之一:“学习中医的重要性”。
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她源远流长,历代圣贤递相传承,已五千余载,她具备非常完善的理论体系,早已从总体上把握了人体自身以及人体与人类社会、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相应的整体规律。
中医学认为:“造物以正气生人,而不能无夭札疫疠之患,故假诸物性之相辅相制以为补救,而寄其权于医,夭可使寿,弱可使强,病可使痊,困可使起,医实代天生人,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。”
学医的意义:
不为良相愿为良医;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……
学医的方法:
中医四大经典
学医基本素养
慈悲济世之心
全面的传统文化知识
传统思维方式多闻熏习
学医四要素:
良师益友,多方请益。
勤求古訓。博采眾方。(早读经,多读书。)
深思明辨,取法乎上。
学而时习之。(早侍诊,多临证。)
王老师分享之二:“现代疾病的中医治疗”。
中医学认为,人是天地的产物,与人类社会、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,生理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,而且具备自我平衡的能力。当人体在内因、外因、不内外因的作用下失去这种平衡时,就会患病。医学的作用就是找到疾病的根本,恢复人体的平衡。所以,治病必求其本。
王老师分享之三:“把脉学习、分享”。
结识许多中医爱好者,他们除了想学习必须的经典、传统的中医外,更想知道如何把脉。基于这个缘由,和王老师商量在这次活动中,把把脉的基本方法教给大家。
诊脉的时候要讲究指法,最基本的要定寸、关、尺。因为寸关尺和内脏是对应的……具体方法,请关注“易生学苑”公众号,回复“脉诊”即可查阅完整的把脉方法。
王老师分享之四:“秋季养生”。
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关注自身健康,王老师就饮食、日常起居、运动导引等方面为大家分享了“秋季如何养生”。
中医是一门严谨的学问,更直接的就是反应在对生命的一种态度上。中医作为一门高级学科,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都会高于其他学科,如果不是这样,那就只能一直在门外徘徊。 所以学习中医需要发自内心,希望有机会可以和大家一起跟随王老师学习经典、传统的中医。